众所周知,英国曾经拥有世界一流的航空工业。二战时期的喷火、飓风、霍克公司的台风(请注意,这里指的是二战时期的霍克公司台风,而非现代的EF)、暴风、蚊式、英俊战士、流星、威灵顿、兰开斯特、哈利法克斯,以及战后的猎人、堪培拉、3V、海鹞,每一款飞机都在世界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篇章。
▲如今的英国在四代机(旧美标)领域只能指望美国人了
然而,在年,英国国防部长达肯·桑迪斯受到导弹技术的影响,起草了臭名昭著的国防白皮书,该白皮书将飞机视为“过时”的武器,直接导致了英国航空工业的沉重打击。此后,年英国工党上台后大规模削减了军备发展计划,取消了诸如TSR2攻击机、P.、P.等项目,导致英国航空工业受到沉重冲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曾经盛极一时的英国航空工业自此受到了沉重打击。最终,鹞式战斗机成为了英国最后一款完全独立研制的战斗机,而此后的狂风、台风等飞机只能与欧洲盟友共同合作开发。
▲海鹞战斗机在马岛战争中的表现实在是一言难尽
年的马岛海战以英国的惨胜告终。整个战争中,海鹞战斗机参与了一千余次的战斗巡逻任务,但只成功击落了3架阿根廷飞机。作为亚音速飞机,海鹞在拦截阿根廷A-4和超军旗攻击机时的成功率几乎为零。如果换成苏-17、米格-27、幻影系列这些超音速飞机,恐怕甚至无法进行有效拦截。当时,苏-17、幻影系列等超音速飞机早已广泛销往第三世界国家,即便越南都购进了一批苏-17。以海鹞组成的防御圈来说,即便是对抗苏联,甚至越南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也足以对皇家海军构成威胁。
因此,皇家海军在马岛战争结束后越发迫切地需要下一代战机,同时他们对EFA方案(后来的“台风”战机)的拖延和扯皮感到厌烦无比。于是索性抛开空军自行开展四代机(旧美标,对应F-22)研发,皇家海军成了这一领域的领头羊。
作为英国航空工业中仅存的佼佼者,BAE公司毫无疑问地肩负着重任。然而,现在,BAE似乎将精力投入到了台风战斗机项目,或者早已预见到了皇家海军项目的前景黯淡,因此对该项目不太上心。他们只是将海鹞、EFA等机型勉强改造了一下,这令皇家海军非常不满。
正值此时,皇家海军在选择第四代战斗机时也出现了分歧,对于是采用常规起降型还是垂直起降型存在分歧。考虑到海军的预算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大幅增加,因此下一代航母很有可能仍然只是轻型航母,因此舰载的第四代战斗机可能只能采用垂直起降型。
▲英国人但凡当初对法国人退让一步,让阵风变成欧洲战斗机方案,不就没那么多事了
然而,曾参加过马岛战争的海军军官却坚决反对这一计划。在当时,四代战斗机的规格已经确定,其中的一个关键要求是实现超音速巡航和垂直起降,再加上隐形能力。不论英国有没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即便真的实现了,也可能只是一种新一代“航母桅杆守护者”,其航程甚至可能不如米格29。
年2月,皇家海军正式提出了舰载第四代战斗机的规格要求,包括要具备隐身性、超音速巡航和高机动性。这一要求是以美国的YF-22和YF-23作为标杆的,要求战斗机的正常起飞重量在22吨左右,挂载能力要能媲美F-15。此外,要求战斗机起飞滑跑距离不超过米,作战半径在挂载副油箱的情况下约为km,超音速巡航速度不低于1.5马赫。尽管这些要求在当下看来仍然很高,但是对于拥有悠久航空工业历史的英国BAE公司来说,挑战性工作才是他们乐于接受的。
▲虽然当时YF-22还没有首飞,但是各国对于四代机该有个什么指标还是有点思路的
年7月,由于皇家海军内部对于是采用常规起降还是垂直起降的方案仍在争论不休,BAE大胆提出了一种大胆的解决方案——一机两型,即提出搭载一种机体构型,其中包括CVTOL-1的常规起降型和CVTOL-2的垂直起降型,如同后来F-35的发展思路一般。
CVTOL-1的外观充满了英国特色,采用了双发动机+鸭式布局+全翼身融合+无垂尾设计的结构,鸭翼前掠,形态颇似一只青蛙,机身异常扁平,机翼与机身的融合程度极高,整个飞机无不是升力体。这种设计的超前性甚至超过了F-22,颇具英国前些年公布的暴风第六代战斗机的风格。此外,机尾配备了一对襟翼,为了确保出色的机动性能,该机采用了推力矢量发动机+电传飞控的组合,尽管整机操作面相对较少。
▲CVTOL-1方案,由于皇家海军担心新一代航母依然是轻型航母,为了扩展甲板面积,甚至开出了三体船型的脑洞,因为三体船型在甲板面积上具有巨大的优势
尽管设计十分前卫,CVTOL-1采用的前掠鸭翼加升力体布局严重违反了面积率的要求。该飞行器在亚音速飞行时表现出较高的气动效率,但一旦飞行速度超过音速,就会产生巨大的波阻。此外,前掠鸭翼容易在飞行时产生翼根扭转变形,这让人很难相信它能够实现1.5马赫的超音速巡航。
CVTOL-2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该飞机采用了前掠翼设计,并搭配大边条,尾翼则结合了无平尾和大外倾垂尾的特点。为了实现垂直起降和超音速飞行的双重目标,CVTOL-2采用了升力风扇和升力/巡航两用发动机的动力装置,这与后来的F-35B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大迎角状态下的气动弦流在大边梢的作用下,可以显着地提高飞机的机动性能。此外,大外倾的垂直尾翼也可以减小飞机的侧向雷达反射截面积。与CVTOL-1和其他四代机一样,该机不仅采用了隐身设计,而且在表面覆盖了隐身涂料。然而,历史已经证明,前掠翼设计在超音速飞行时并不适用,因此,说CVTOL-2能否实现超音速飞行,甚至超音速巡航,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CVTOL-2项目连个图都没有,大家就对着苏-47自行发挥想象力吧。
然而,CVTOL系列战斗机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并非技术方面,而在于英国本身。昔日的不夜城帝国已经式微为二流国家,无法独立完成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发,更不用说由皇家海军独立主导该项目。因此,无论投入多少资源,都注定这个项目将以失败告终,最终只能是一场泡影。